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实验(51单片机部分)——实验2.3 C语言程序实验
实验具体内容
实验具体内容同实验2.2
编程思路
编程思路参考2.2
流程图
实验过程
① 根据上述实验内容,参考 2.3.1,编写 C 语言源程序,并加上相应注释,注意扩展名为“*.c”,将其保存。
② 运行 Keil uVision2 开发环境,按照 1.1.3 节介绍的方法建立工程 simlab3.uV2,CPU为 AT89C51,包含启动文件 STARTUP.A51。
③ 编写好的源程序加入工程 simlab3.uV2,并设置工程 simlab3.uV2 属性,将其晶振频率设置为 12MHz,选择输出可执行文件,仿真方式为“Use Simulator”。
④ 构造(Build)工程 simlab3.uV2。如果输入有误进行修改,直至构造正确,生成可执行程序 simlab3.hex 为止。
⑤ 运行程序,并用存储器观察窗口,观察内部 RAM 30H-4FH 单元排序前后的数值。
实验截图:
将数组转移到以30H开始的32字节内部RAM单元中:
调用排序函数后:
实验源程序
1 |
|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wen's Blog!